事故概述
2025年9月21日14時17分,山西省運城市某化工企業發生一起堿熔釜超壓爆炸事故,造成1死1傷。
一、事故經過
2025年9月18日,該公司年產3萬噸2-萘酚項目堿熔工段開車,開始運行熔鹽系統。18日21時,堿熔工段2#堿熔釜開始進48%液堿進行濃縮,9月21日12時再次補充液堿進行濃縮。14時06分,開啟萘磺酸鈉進料螺旋進行試進料,14時17分左右,2# 堿熔釜突發超壓爆炸(釜內物料有萘磺酸鈉、氫氧化鈉、水),造成正在堿熔裝置二、四層巡檢的兩名員工受傷,17時43分,其中一名員工經搶救無效死亡。
經初步調查分析,導致本次事故的原因是企業擅自改變生產工藝,停用48%-90%液堿濃縮單元,改為堿熔釜進行液堿濃縮,企業未對2# 堿熔釜溫度異常變化進行研判和采取措施,導致2# 堿熔釜熔鹽伴管內漏到釜內,發生堿熔釜超壓爆炸。
二、事故暴露出的突出問題
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意識差,企業缺乏高水平管理團隊;企業執行工藝紀律極不嚴格,未經風險辨識和變更管理,擅自改變生產工藝;對熔鹽泄漏后的風險認識不足,發現堿熔釜溫度異常未及時進行研判和采取措施;沒有嚴格進行開車前安全條件確認,日常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。
事故警示
近年來,反應釜的泄漏、火災、爆炸事故屢屢發生,由于釜內常常裝有有毒有害的危險化學品,事故后果較之一般爆炸事故更為嚴重。
反應釜作為一個危險的壓力容器,在工業生產的時候容易存在易燃易爆等危險氣體的泄漏,操作區域應做好空氣置換和氣體監測的工作,時刻保證易燃易爆氣體的相對濃度值較低,這樣既有利于反應操作又能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。同時又要防范有毒有害氣體對反應操作室位置的污染。因此,通過安裝可靠的氣體報警器進行監測,歷來是化工企業實現早期預警、防范泄漏事故的關鍵預防手段。
這款瑤安YA-D400系列氣體報警器(LED顯示款)能夠7x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特定區域的氣體濃度。一旦發生微量泄漏,報警器能在有害氣體達到危害濃度之前便發出聲光警報,為人員疏散和應急處置爭取到寶貴的“黃金時間"。并能及時聯動電磁閥、風機、噴淋等外接設備,最大限度避免傷亡。
安全提醒
化工企業的原料、產品
涉及范圍廣、種類多
大部分屬易燃、易爆、有毒物質
火災危險級別高
來源: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及網絡資料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